惠誉下调中国评级背后:15万亿地方债堪忧

2013-04-16 08:3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比经济下滑更危险的,是警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烟幕弹下,再次拿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将政绩留给自己,将债务留给银行和后任 ]

  惠誉上周将中国的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降至A+,理由是担心政府债务膨胀及影子银行扩张损害金融稳定。这是自1999年以来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一家大型国际评级机构下调。

  “四万亿时代”过后,以平台贷款为主的地方债务风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盘旋在中国金融体系上空的一层巨大“黑云”,惠誉此举不过是国内外忧虑情绪的最新反映。

  2011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有史以来最权威的一份地方债务统计报告,据其披露,截至2010年末我国地方债余额为10.7万亿元。去年以来,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家曹远征、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领衔的三支团队,相继发表了关于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结果,引发强烈反响。

  进入2013年,政府债务问题更是成为机构的研究热点。近期包括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和平安证券等纷纷进行了测算,对于15万亿左右的地方债规模,基本形成了共识,同时均对以城投债和政信合作为代表的“影子债务”表示了担忧。

  糊涂账与黑匣子

  某种程度上,相比中央政府债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既是“糊涂账”,也是“黑匣子”,没有人知道规模究竟有多大,也没有人了解这些钱的确切去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合法的举债权力,加上普遍政企不分,人们很难界定地方政府债务的范畴,对其统计就难上加难。

  一个例证是,仅仅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和城投债的界定,就五花八门。2011年,审计署和银监会均发布了平台贷款的统计数据,前者认为不到5万亿,银监会的口径是9万多亿;至于城投债规模,从来都是众说纷纭,广义狭义出入甚大。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表示,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不高,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他的估计是超过20万亿元。

  在3月底发表的《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报告中,华泰证券估计,地方政府债务金额2011年为13.2万亿,2012年达到15.3万亿,2013年预计在16.3万亿。

  招商证券亦在近期指出,据初步估计,2012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15万亿,较2010年末增长38%。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伟将问题核心放在了投融资平台上,他认为平台债务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在银行体系内,估计余额大约是10万亿;另一块是在影子银行系统内,余额在3万亿~8万亿之间都有可能。这样一来,仅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就在13万亿~18万亿。

  实际上,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上述统计均着眼于省市县三级政府,而对于基层的乡村债务并未覆盖。去年9月份,海通证券在总结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指出,2010年末我国乡村两级的债务约1.68万亿元,而且“这一估计仍然相对保守”。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