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养鸡户称过半亏损:几乎家家欠贷

2013-04-03 08:3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电影里,美国农场主们别样的农作和生活方式曾让人羡慕不已,今后,类似的“家庭农场”,在我国或将大量出现。

  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其中一大亮点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提出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在我国,这更似是种养大户升级版的“家庭农场”,同时又有了新的涵义: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而在一号文件首提之前,“家庭农场”的影子已在国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中浮现,但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在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难题。

  比如,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自2000年即在河北承德县开始的家庭肉鸡养殖,曾给农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但现在,农民遇到了议价权被动、贷款门槛提高等问题。此外,在山东聊城,截至2012年底,土地流转量已达60万亩,为建立“家庭农场”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家庭农场”概念如何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如何完善等问题。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河北,对承德当地的规模化养鸡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求探讨我国“家庭农场”之路。

  将肉鸡养殖作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的承德县,如今却闹起了“鸡慌”。

  在承德县的官方统计中,目前全县肉鸡饲养能力达到6700万只,遍布全县23个乡镇,178个行政村,3500个肉鸡养殖户,年户均利润2万元。

  对于上述数据,承德县的养鸡户持怀疑态度。一位肉鸡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赔钱的不少,占百分之五六十,几乎家家欠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承德调查发现,自2000年即开始规模化肉鸡养殖的承德县,在“公司+农户”模式下,由一家大型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条上,在饲料、人工、煤电等成本都在上升的情况下,如果肉鸡的收购价格偏低,则很可能造成养殖户的大面积亏损。而养殖户们往往缺乏议价权,同时市场信息的采集上也无法与企业处于对等条件,于是养鸡成了一项风险极高的行当。

  现状篇:养殖户称过半亏损三融公司签约户数下降

  6年前,在承德县下板城镇搞运输的宋文国,还是决定回老家松树沟养鸡,与他一同回去的,还有经营窗帘店生意的妻子尹艳春。

  之所以如此坚定,是因为当时外界所宣传的养鸡的高利润回报率。宋文国说:“当时政府、企业宣传说,一茬鸡就能赚1万多。”

  “一个棚一年养5茬,多盖几个鸡棚,一年收入那还了得?”在承德县,打着同样算盘的不只宋文国一人,2008年前后,肉鸡养殖在承德县备受关注。

  据河北省农业厅网站2007年9月的相关信息,承德县把发展肉鸡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而在2007年上半年,全县肉鸡出栏量达600万只。

  有着10余年养鸡经验的张跃成则表示,2008年可以看作是承德县养鸡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只是小规模养殖,此后鸡棚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承德县域达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守廷表示,2009年建得最多,发展也最快,县里也补点钱,村里有指标,镇也有指标,“县里给下的指标”。

  据 《承德日报》2009年11月19日报道,承德县肉鸡饲养量已达3820万只,年带动近3000多个养殖户增收7000多万元,并且以每年1000万只的速度增长。

  2009年,当时还在村支书任上的孟凡林开始养鸡,也就是从2009年起,松树沟连续两年被评为满杖子乡养鸡专业村。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