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高铁疑因工程偷工减料延缓提速 造价超千亿
按照这份大纲,哈大客专问题的彻底整改,肯定无法在原定实行夏季运行速度的4月1日之前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实际上高寒区域高铁的防冻胀技术,中国不是没有。
王梦恕说:“青藏铁路的地质和气候条件比哈大客专更加复杂,施工更为艰难,但其在抗冻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虽然青藏线是有砟轨道,而哈大线是无砟轨道,但抗冻胀技术应该是大致相通的,仅需要做小小变通即可。”王梦恕如是说。
事实上,哈大客专此前曾经在成高子试验段作过高寒地带铺设无砟轨道防止冻胀的工程试验。资料显示,2008年11月,来自铁道部科技司、工管中心、铁科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中国铁建等单位的专家,在哈尔滨召开了哈大客运专线成高子试验段阶段成果审查会。时任铁道部科技司吴克俭副司长对该试验给出了正面评价:“该试验对防冻胀下了大功夫,取得了成果。要深化和细化防冻胀和防开裂措施。”
然而,该技术并未在哈大客专上应用,一位参与该试验的西南交大教授表示,部分原因是该试验的条件跟哈大线并不完全吻合,所以不能完全照搬。
但王梦恕认为,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哈大客专方面想省钱和省时。
然而,如今工程质量问题的烂摊子已经造成,整改起来既费时又费钱,一位高铁材料制造商称:“要把混凝土路基裂缝间的沥青全部扣掉,换成新型密封胶,工程十分麻烦,而且哈大高铁已经在开通运营,对施工人员来说也十分危险。”
后期整改所花的钱和精力,也许远远多于当时省下的那些钱。而这些钱,大多数在工程的层层转包中进了各个环节经手人的腰包之中。
(孙春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