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万亿影子银行错配 政府兜底反向激励风险
短期产品投向长期项目发行利率远超项目收益
在近30万亿规模的影子银行面前,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影子银行的错配风险正在积聚。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以兜底的形式来处理个案正在形成对于市场的反向风险激励,存在局部风险向系统性扩散的可能,进而殃及整个实体经济。
警惕
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在不同的定义下,影子银行有着不同的估算规模。
根据上海证券的测算,如果将影子银行范围界定为“除商业银行表内信贷(本币+外币贷款)之外的所有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表外融资、非银行间接融资、金融机构直接融资、非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等几大类,则估计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在27.88万亿元左右,占到2012年G D P比重的53.68%。方正证券则表示,从社会融资口径进行估算(截至2012年12月):首先,考虑银行表外业务,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约6.0万亿,委托贷款余额5.7万亿,信托贷款余额2.8万亿;其次,2012年三季度底信托资产余额为6.3万亿,年底或将达6.6万亿,民间借贷或在3.5万亿;另外,非银行部门持有的企业债券余额约4万亿。据此估计影子银行总量约28.6万亿元,约占G D P的55%。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往往表现为一种或几种新型融资活动在短时间内激增。以券商资管为例,公开数据显示,自2012年二季度开始,券商资管规模便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初,券商资管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万亿元。其中,定向资管规模更是大举超过1万亿元。一位证券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券商资管的急剧扩容,主要是银证合作发展较快,银行将理财资金以定向资产管理的方式委托给券商资管,将银行信贷规模由表内转移至表外,从而规避了监管部门对理财资金运用的限制,这实际上是银信合作的替代品,是影子银行的新渠道。
而在信托方面,W IN D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已经突破7万亿元,超越保险业资产规模,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服务行业。而在2007年底,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尚不足1万亿元。在影子银行的另一大来源———银行理财产品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1月29日透露,我国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已经增加到7万多亿元。这意味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经从2007年底的5000多亿元增至目前的7万亿元,增长超13倍。
不过,在机构看来,中国影子银行迅速扩张的脚步,并不会就此放缓,而这实际上与其产生的根源有关。瑞银证券表示,说到底,造成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各项政策目标以及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的错配和冲突。政府希望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这就要求银行提供足够信贷;但与此同时,政府又为了控制宏观风险而设定了贷款额度,为了控制信用风险而实施了各种银行业监管条例,这两者并存就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开创了空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