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产业缺口巨大 平均1000老人仅17张床位
专家称,应提升至国家层面统筹安排
我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制度很不完善,养老体系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较少、服务不够多样、运营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虽然近几年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速,但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需求来讲,仍显得严重不足。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拥有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但全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也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平均1000名老人仅拥有17张床位。
我国60岁以上空巢老人数量及比例逐年增加,并出现了空巢期提前、失能问题凸显等特征,从而使得我国养老产业面临重重压力。许多专家建议,我国应构建应对老龄化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及养老机构建设,甚至应将养老产业提升至国家层面加以统筹安排。
半数老人守空巢
“日子越过越憋闷。”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新华社区71岁的陈颖慈老人说,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她和老伴一直过着空巢生活,每天除了做饭就是看电视,没有外人聊天。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其中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39万人中老年人超过6万,“养老”正在成为社会突出问题。
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吴玉韶介绍,目前我国空巢家庭及两代老人共同居住的类空巢家庭,约占老年家庭总数的50%左右、达9000万人,且空巢化趋势日益凸显,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的特点。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现人口生育高峰,同时从30多年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父母相继步入老年,是形成空巢现象的主要原因。而城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人口数量增长,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使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越来越多的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这些现象,均导致老年化、空巢化加剧。
子女大多很苦恼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如今已陆续到了“知天命”年纪。对于其中很多人来说,他们一边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一边也开始考虑着自己的养老问题。
今年48岁的刘振清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汽车公司上班,作为公司生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每月薪水不低,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然而,一谈起养老问题,他就大倒苦水。他的父亲已去世,70多岁的母亲患有脑血栓,行动不方便,只能请家庭保姆照顾。他一周去看望母亲一次。
“我估计我老了以后,还不如我妈呢!”刘振清说。前几年,他唯一的儿子去了澳大利亚读书,眼看着快要毕业了,孩子却希望留在国外工作。尽管十分不情愿,刘振清最后还是尊重儿子的选择,“希望儿子将来有个更好的发展”。说到以后,他表示压力很大。一来母亲年龄不断增高;二来自己的养老也摆上日程,到时谁来照顾自己,这让刘振清十分无奈和苦恼。
渐已成为社会各行业中坚力量的“70后”,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有空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家住山东省济南市的李锐在政府机关工作,36岁的他已经当上科长,虽然官职不大,但属于着重培养的后备干部。李锐说,每天的工作就一个字———忙,“白加黑、五加二”是常事。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