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中枪背后:仅2.7%美国个人消费流向中国
是穿,还是一把火烧了算了?
在慢新闻季节(slow news season)听到“耻辱”和“付之一炬”等词汇,美国媒体总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在失业率维持在8%左右的当下,美国奥运制服外包给“中国制造”的风波,将美国政治与媒体的无聊演绎得淋漓尽致。
通过美国各部门的综合数据可以看到,在服装和鞋类产品中,2010年美国消费者购买的35.6%的产品来自中国,24.9%来自美国本土,这也是唯一一项“中国制造”击败“美国制造”的领域,却也仅占美国消费者每年总体消费的3.4%(见图表)。
事实上,尽管全球化概念深入人心,美国经济却还是相对封闭的。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上一次的《消费调查》报告,2010年美国人70%的消费都花在了美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上。
不幸的是,如同美国奥运队服一样,由于服装与鞋子“显而易见”,导致“中国制造”早已“占领”美国的错误观念深入人心。这一错误一旦与美国选战背景相结合,最终孕育出烧毁“中国制造”的可笑言论。
“中国制造”幻象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在去年底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2010年度美国人的消费中,只有2.7%的个人消费支出流向了中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其中88.5%的支出流向仍然是美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
数据会令寻常美国人感到非常困惑。在关于奥运制服的全民大讨论中,就有美国人哀叹:现在走近任何一家沃尔玛超市,满眼看到的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个2.7%的数据肯定有假。
美国经济专栏作家摩根·豪森尔对此指出,这是一种幻象。“沃尔玛每年在美国有2600亿美元的收入,无法准确反映美国14.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实际情况。”他说,“而沃尔玛贩卖的那些小东西,也远远不是美国人的主要支出领域。”
回到美国人88.5%的支出流向仍然是美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这一数据,究其原因在于,美国人约三分之二的支出都在服务消费领域,这些必然是在本地生产的。
与此同时,外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领域是耐用消费品,其中包括汽车和电子产品,即便如此,耐用品消费中三分之二的商品仍是“美国制造”,而其他三分之一为外国制造。
特别是在“中国制造”方面,中国商品占美国人消费开支的2.7%,而整体外国制造在美国的销售份额大概在11.5%,这意味着即便在进口商品中,“中国制造”仅仅占到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中国进口商品主要包括家具、家庭设备用品以及服装和鞋。
实际上,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在2010年,美国人把其工资中的34%用在了住房上,13%用于食品,11%用于保险和养老,7%用于医疗保健,另有2%用于教育,这已经到达了其总体消费的70%左右。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各种消费,不可能跟“中国制造”有任何关系。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