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迎低价量产热潮:欧奥莱销售同比增30%

2013-01-14 10:4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Fondazione Altagamma协会预测,随着成熟市场经济的复苏对本地消费者信心的增加,以及中国消费者继续对海外市场的激发,2013年欧洲奢侈品消费将会增长4.5%。

  Luc Perramond表示:“目前从销售数字来看欧洲奢侈品消费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尽管大家对未来的观望和提高的富人税收政策会影响欧洲当地的奢侈品消费,但是越来越多的由旅游带来的购买力将远远大于本地消费的减少。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游客贡献了很多。”

  “降级”或其他选择

  经济的不确定性与游客对折扣奢侈品的无比热爱,令奢侈品奥特莱斯在欧洲市场表现得异常火爆,奥特莱斯已成为奢侈品公司无法忽视的利润来源。正如开篇所描绘的那样,意大利奢侈品市场也陷入了折扣奢侈品消费狂潮。

  以普拉达为例,在the mall,其经典的降落伞包系列多数能以2000多元人民币的价格买到,而全皮质的产品价格也多在四五千元人民币,这与其专柜的价格相去甚远。

  上述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奥特莱斯的市场业绩同比增长达30%,在欧洲表现得尤其出色,这得益于本地交易导向的顾客和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对低端全价奢侈品的热衷。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本地和国际的发展商也在专注于开设新的奥特莱斯中心。

  奥特莱斯渠道的业绩在危机之下固然让人欣喜,然而扩大的销售与其给人较为低端的廉价印象为奢侈品牌带来品牌价值与形象维护的重要问题。在以稀有、难以复制的特性吸引消费者的奢侈品行业,大规模量产的较为低价的奢侈品消费狂潮不得不引人深思:奢侈品品牌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从这一问题延伸,随着不确定性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题,对于奢侈品牌而言,该如何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低价的奢侈品销售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Armando Branchini认为,降级(引入更多低成本产品)从来不是面对危机的方法,相反的是,奢侈品牌的一个黄金法则就是要专注于核心业务,永远不能降级,要持续不断地投资于品牌的吸引力与排他性,提高生产力以及合理配置渠道与零售的投资。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对于奢侈品市场疲软的担忧有些言过其实了,但从不同奢侈品牌差异明显的市场表现亦能看出黄金法则的坚守对于奢侈品牌的重要性。

  路易威登奢侈品集团(LVMH)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在三季度的有机增长只有6%,对比过去强劲的增长与普拉达、爱马仕等竞争对手眼下的高利润与高增长,路易威登现在的市场表现令人着急。相同的是,博柏利(Burberry)在中国采取了所谓的“民主的奢华”策略,在经济低迷时期亦遭遇挫折。

  什么样的奢侈品牌能历久弥新,既经得起市场的爆炸也能抵抗得住经济的严寒?在如今奢侈品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除了坚守黄金守则,还要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新的消费者和快速变化的渠道与传播模式。

  而为了应对全球化竞争,奢侈品牌的集团化能产生品牌的协同效应,而公开发行上市也能使得品牌迅速获得资本推动增长,在奢侈品集团或上市企业已占据奢侈品市场市值多数的当下,单一的奢侈品牌或是仍旧保持家族运作的企业如何与之抗衡?

  Luc Perramond坦言:“的确,如今单一品牌或家族企业在当下的竞争挑战越来越大,现在的竞争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对于奢侈品牌而言,一贯坚持的质量上的追求是抗衡挑战的重要能力。当然也可在家族的条件下向大集团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策略、创意、设计、生产能力以及销售网络等铺排有意义的战略,我相信是能在这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位置。”

  (郑爽)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