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连环降息凸显中国经济的严峻
7月5日晚,中国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第二次祭起了降息的大旗。货币政策如此高密度地出台,主要的意图在于遏制实体经济不断下滑,进而导致整个宏观经济持续走弱的趋势。
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形势日渐复杂,企业经营的困难程度在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态势较为明显。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方面,对未来盈利预期的悲观导致投资需求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和对未来收入预期的谨慎使得消费需求低迷,而外围经济的衰退又使得国外需求严重萎缩,出口形势更为严峻。另一方面,微观主体企业的生产景气度不高,汇丰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48.1,创七个月新低。
具体来看,国民经济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实体经济的不振。根据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2012年中报预报,目前有差不多40%上市公司的“中考”成绩不容乐观,特别是其中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业绩数据十分疲弱。在其余60%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业绩同比增长幅度也不大。
对实体经济而言,降息最主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采取的是不对称降息的做法,即贷款利率的降低幅度要大于存款利率的降低幅度,这对减轻企业的财务成本负担将更为有效。
不过,应该警惕的是,降息固然能够缓解实体经济资金紧张、财务成本较高的问题,但对部分企业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难题很难奏效。如果不注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采取果断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杜绝重复建设,那么就会在放宽货币政策的同时加剧实体经济困境。
此外,房价上涨的步伐也可能会无法阻挡。央行再度降息,虽然要求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而且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从而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但在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房企降价的可能性将进一步下降,而购房者的消费需求将再一次激发。因此,要想重振实体经济的活力,除了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外,还必须辅之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尽快实施全面的减税措施。只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配合,实体经济才能走出低谷,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李长安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