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着眼于长期产业升级
5月30日,中国北京,一辆电动汽车在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蓄电站充电。当天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CFP供图
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专家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或将迎来又一政策利好,政府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解读
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政策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认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经过专家学者多方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定下来的,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七大产业在国内发展都有一定基础,概括了未来世界的产业发展方向,跟全世界一流新兴产业竞争。
有分析认为,《规划》将会直接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预计,如果“十二五”期间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届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4.5万亿元左右的产值,较之目前增长3.78倍,每年增长要超过30%。
有业内人士解读,《规划》是“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意在通过战略性产业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不过,高辉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是着重于国家经济的长远规划,跟今年经济形势关系不大。“中国要在未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就要发展自己的产业。”
对此,有专家表达了类似观点。该专家认为,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不太好,政府在此时出台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着力点便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曾参与相关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全球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参与新一轮科技竞争的能力和条件。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对于缓解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稳定增长,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
建言
实际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对经济的贡献率并不高,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按照计划,到2015年这一比重需要达到8%。
高辉清告诉记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体现了过去历史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是超前发展,而需要创新智慧解决的核心问题跟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可以用“硬件很硬,软件很软”来概括。
“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不利于新产业模式的发展。”高辉清说,制造业是个容易出成绩、比较好做的领域,地方政府就会一拥而上,很容易出现过剩。但是通过创造发明来解决问题的新兴产业,涉及制度改革和市场培育的问题。
冯飞表示,新兴产业的许多新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往往存在一定的技术和投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不能仅关注少数技术,过分追求这些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否则,一旦更为先进和具有成本优势的新产品出来,原有产品和产业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这种创造性的破坏不但容易造成原有大规模投资的浪费,还可能使相关企业和地方错失难得的其他重要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机遇。
冯飞还指出,一些地区出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质化的苗头。“实际上,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巨大的市场。某些地方政府封锁本地市场的行为实际上是削弱我们自身的优势。因此,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冯飞说。
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创新产业是人的智慧产业,将来哪些会成功,能达到什么效果,现在很难预料。”高辉清说,政府只能起辅助作用,真正要实现还是要充分调动人的创新思维,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市场氛围。这方面,国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高辉清还介绍,任何大的创新都需要较长的培育周期,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举例,以美国最近研发的液燃气技术为例,美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鼓励,时隔30年才开始产生效益。所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求快。
而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表述也引发业界关注。
冯飞认为,发展传统产业时,人们还可以照搬国外成功的经验。买来主要技术和生产设备就可以扩大生产。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国际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套用。在配置资源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要过度关注规模的扩张,要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
高辉清说,政府就需要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支持体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要靠创新技术来获得突破和发展,技术创新风险非常高。国家需要通过建立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使得企业愿意投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有投融资方面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给予财税优惠。
重点行业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节能环保产业为“支柱性产业”。而在此前,财政部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市场普遍认为,节能环保将成为下一轮政府投资热点。
政策节能环保被定性为“支柱产业”
“任何一个行业和消费领域都需要耗能,能耗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的稀缺,使得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节能环保问题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的权重越来越高,中央将节能环保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表明中国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认识的深化。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专家李金良也认为,“支柱产业”这一定位把整个环保产业提到国家的高度,实际也是对环保产业给出了一个政策上的导向,这对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研究乃至环保产业化,提供了政策保证。
“另外,国家把节能环保作为支柱产业、长期国策而非运动式的搞法,使得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依据。”李金良说,这不仅是对中国生态环保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履行斯德哥尔摩、蒙特利尔、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对于人类环境保护的责任。
导向多部委为节能环保产业开绿灯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预测,2020年,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出这样的预测,是基于多项积极性政策所释放的信号。与国务院的政策相呼应,包括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对节能环保产业 “青睐有加”。财政部24日对外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51亿元,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发展资金和中央基建投资中安排的资金,合计将达到1700亿元。
观点产业化尚需科技作支撑
在目前的产业基础上,节能环保能否成为政策所期待的“支柱产业”?
牛凤瑞分析,环保节能问题表面是发展路径问题,本质是科技进步问题,科技进步能否跟得上是关键问题,如提高能源效率、综合循环利用排放物、废物资源化等。他认为,节能环保产业要以技术进步作为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基本支撑,炒概念要慎之又慎。
对此,李金良表示赞同。李金良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技术支撑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科技并不是直接生产力,科技成果的归属就是转化,如果不转化成生产力就是无用的科技。
在牛凤瑞看来,任何科技创新都是风险投资,不能百分百成功。节能环保产业要经过一个完全的生命周期。
权威回应
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有哪些重要意义?国家将如何加以落实?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司长綦成元。
綦成元表示,加快《规划》的实施,不仅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
他表示,近期,将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小组,负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任务措施督促落实。
《规划》还从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完善技术创新和人才政策、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赵晓娜 实习生 戴莲)
据新华社电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