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财经撰稿人叶檀:现在不能拆分国企

2012-05-24 09:5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企现在不能私有化。

  5月18日,铁道部发布 《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宣布投资铁路向民间资本完全敞开大门。并要求,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5月16日,署名为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表的文章称,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中国经济的两大痼疾,就是国企的低效与民企的造假,低效的国企是造成中国经济宏观低效的原因之一。

  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数据证明国企的高效是错误的,国资委并非不清楚这点,因此才会在2010年初推出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旗下企业,考核时撇除账面成本而看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占用的多种资源,比如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受保护的市场垄断地位等,在企业税后净利润中扣除企业所占用的资本金的成本,从而更客观的反映央企经营真实成本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国资委在推广这一新的评价体系时,表现得非常谨慎。首先,新的经济增加值只占整个考核指标40%的权重,其他考核因素仍然主要和利润的绝对量挂钩;其次,国资委在开始使用新的经济增加值指标时,给资本的定价只有5.5%,低于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按照“中国央企考核推新政”一文作者的计算,即使按照5.5%的参考利率,已经有一半的央企经济增加值为负。所以,请不要炫耀国企的保值增值,那后面有民企和消费者的眼泪;更不要以己之昭昭,使人昏昏。

  央企在海外投资同样让人心惊胆战。媒体报道,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亏损近千亿,70%投资不赚钱。也不要炫耀央企的国际化战略,从五矿、中远、中铁建等案例中,说明这些企业或者技不如人,或者看错市场,或者索性成为不赚钱的公司。在国外大把撒钱,不等于已经国际化。

  按照国资委所说,国企的产权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事实果真如此吗?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行规范改制和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产权多元化,成为国有控股(参股)公司,这些都不能叫产权清晰。上市之后依然可以一股独大,依然可以同股不同权,依然可以把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当羔羊,这些“羔羊”有资金贡献权,无管理建言权。

  即使国企有上述种种弊端,笔者依然不赞成现在拆分国企。原因很简单,A股上市公司只要是从国企脱胎而来的民企,很多带来掏空国企的原罪,此类案例不胜枚举,让人痛心疾首。如果该国企原高管把国企盘活进而上市,对社会形成正面效应倒还罢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尸位素餐的国企原高管,凭借地利资源,肆无忌惮地对原企业资产进行改制。

  我们不能忽视2004年前后国企改制探讨中,来自底层的愤怒吼声,这是对基本公平的诉求,在缺乏规则正义、公平的背景下,对这样的吼声绝不能听而不闻。从以往的案例,以及正在进行的案例中,笔者敢断言,如果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拆分国企,带来的绝不会是全民福利的盛宴。

  从A股市场的发展路径来看,上市并不是国企改革的最佳模式,公司上市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管理体制、激励机制,上市往往等同于圈钱,成立第三方监管机构与国民基金有可能是较好的办法。

  从根本上来说,解决权贵资本最重要的是在各方博弈的平台上建立公平的规则。在中国只要能够建立一套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官僚的寻租空间、能够逼迫所有的主体无论权贵还是央企遵守统一、各方利益博弈之后制定的规则,那么,国企资源的分配才不会成为新一轮借改革名义的瓜分行为。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