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财政收入动了居民收入的“奶酪”?

2012-05-23 09:42    来源:环球时报

  近年来,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的不同步增长更是备受指责。其中,陈志武教授认为,“从1995年到2010年,如果把通货膨胀的影响去掉,政府预算内财政税收在这15年里翻了1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去通胀大概只增长了2.2倍”,政府财政收入的扩张速度长期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财政收入挤占了居民收入,造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

  陈志武教授所说的“预算内财政税收”,更准确的表述应是“预算内财政收入”。在最近十几年里,财政收入(预算内,下同)的增速的确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速,但程度是否如他所说的那么严重呢?

  陈教授的数据分析中存在三个误区。第一,数据计算准确度问题。我们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摘取相关的指标对此进行计算,1995—2010年间财政收入实际增长8.87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32倍。可见,二者的实际差距比陈教授所说要小一些。

  第二,数据口径可比问题。陈教授所列的两个指标,财政收入是总量指标,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指标,二者的口径并不一致,没有扣除人口增长因素的影响。为使结果更具可比性,我们重新选取人均财政收入这一指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可得,1995—2010年间人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7.92倍。这一结果表明,扣除人口增长因素的影响后,人均财政收入增幅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第三,对比的时期选择问题。这个问题最大。陈教授所选取的时间段,即1995年以后,我国正处于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阶段。而在此之前,财政收入长期低速增长,其GDP占比不断降低。如果将对比的时间段放到改革开放以后,覆盖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指标V型演变的全过程,可以发现,1978—1995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9倍,而同期人均财政收入只实际增长10%!把前后两大阶段合到一起来看,1978—2010年间,我国人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8.83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65倍,二者增速大致相当。

  以上分析表明,按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全程计算,人均财政收入增长总体上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同步的。

  当然,陈志武教授的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如果说1995年之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导致的失衡后来得以矫正的话,那么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提出了矫正前期失衡的“度”,即“适可而止”的问题。

  此外,财政收入增长是否必然会动居民收入的“奶酪”,造成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答案为否。分配政策存在动态优化空间,政府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和之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低中收入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比如,在初次分配环节通过调整间接税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增加居民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或者在再分配环节通过增加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等),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张并不必然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相反,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财税制度设计,实现二者的共同均衡增长。(贾 康 施文泼 作者分别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和助理研究员)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