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论:“稳增长”并不一定要靠投资拉动
社论
我们该换一种方式看待“增长”,各级政府应该适度退出投资竞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让民间经济发挥活力。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稳增长”是今年的首要任务。现在,温总理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显然和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运行状况相关。
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8.1%,不仅是第五个季度回落,而且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从用电量到信贷增长均出现预期之外的低落,可以看出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滑;与此同时,进口与出口增长也双双出现下滑,4月中国进口同比仅增长0.3%。这已经是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重要特征。
在这样的形势下,“稳增长”的确显得尤为重要,但民众更为关注的则是如何“稳”。
众所周知,经济是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带动。这使得一旦投资和出口如同当前情况下滑,需要“调结构”、“扩内需”但这又谈何容易,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一匹瘦马”,事实情况往往又是很多地方寄希望于投资,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上项目、上投资、上基建应运而生。
事实上,“稳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要靠投资拉动。因而,目前有一种呼声就是再度启动地方政府投资,这无疑值得警惕。这也许短期之内会奏效,但是长期来看却不具备经济合理性,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如果一些地方政府开支无法管控,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抽取力度必然加大,民间经济压力必然大增。
因此,或许我们该换一种方式看待“增长”,各级政府应该适度退出投资竞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让民间经济发挥活力。
启动民资听起来很难,其实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复杂,放手是第一步。如果能够适度货币政策宽松,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可能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同时踏实改进微观经济环境,不仅降低税负,而且将结构性减税等措施真正落实,那么中国无数拥有经营才能的民企,自然得到适度生存空间。那么对于启动民间投资大有裨益,实体经济也可以正常复苏,长期来看也是可持续的方式。
作为地方政府来说,在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情况下,需要做的绝不是大力催收企业税收,甚至通过各种税费来为自己增收,而是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想方设法让民众“增收”。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体现为,在民生保障领域继续加大投入,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内需得到保证,“稳增长”也才能多一重保障。
国务院要求今年上半年各部门出台“新非公36条”实施细则。现在,铁道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希望其他部门也尽快跟进,继续扩大“对内开放”,给民营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通过改革而激发中国经济内在增长的活力,无疑更“稳”、更健康。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