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藏汇于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发言(新浪财经 曹磊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3月25日,由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和财新传媒主办的“第一届岭南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变革之路”。上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发言。
易纲:谢谢刘主席,也谢谢岭南论坛对我的盛情邀请!我今天利用15分钟给大家报告一些外汇体制改革的问题,这是改革的一个维度。
我们的改革要实现五个转变,五个转变就是一要从“重审批”到“重监测”方式,二要从事前监管到事后管理。我们过去有一个习惯,重视审批,审批完了就不管了,而我们现在这个方法论,在事后多收集数据,多看企业的行为,然后进行不断的跟踪、监管,这样才能达到监管的目的。第三,从行为监管过渡到主体监管,过去我们按照一些资本项目、经常项目管的,但是要专家才能知道,所以这个概念模糊,不是那么清楚。现在我们提倡把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放在一起,整体看企业的跨接的资金流动,这是从行为监管到主体监管。第四从有罪假设到无罪假设,过去我们都是假定人都是不守规矩的,所以我们要批评,现在逐步过渡到无罪假设,假定他是好人。最后,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因为是有罪假设,我们用的是正面清单,只有我允许的你才能做。我们逐步的过度到负面清单,除了我说不可以做的事,其他的你都可以做。
我们外汇管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呢?这和其他政府管理一样,要有一个成本,我们要于管理于服务当中,要服务好,在服务的同时,管理是悄然无声的进行,让大家不感觉到被管,减少成本。
还有有市场的意识,我们管理的是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居民这些都是主体,我们怎么能够为他们服务好呢?要有市场意识,你管理的政策要从市场的主题的行为结合起来,要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激励相容,你管理的必须跟他的行为,他的利润最大化,他遵纪守法,给他带来最大的利益。所以你要考虑到市场主体是怎样的行为,你的管理、政策的设计完全以主体的便利为主导,这就是以人为本,降低社会成本。就在这样一个原则指导下,我们来考虑整个外汇管理的改革,比如说过去我们一直是外汇短缺,所以我们就宽进严出,一直有一种外汇短缺的心理,你只要信赖外汇管理,我就欢迎,这就是宽进严出。
后来我们热钱太多了,觉得压力太大,就又管流入了。所以我们管理上显得疲于奔命,效果不好,一会儿管流出,一会儿管流入。所以我们以后要依法合规,逐步走向均衡管理,我很少考虑经济周期。应当是不管在危机的时期,在繁荣的时期,你的法律应该是相对的稳定的,你的管理体制是相对稳定的。流入流出应该是一个比较均衡的管理。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我来北京3年做的一件事就是加快货物贸易改革,占到了我们70%-80%的,所以怎么把这一项服务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总的来说,过去我们进出口都是要核销的,也就是说你出口收到了外汇,你必须要核销来确认你出口收到的外汇,你进口我也要确认了以后你才能外汇。我有很多的人,开很多的窗口,企业在排队,资料什么都是大包背来,所有的这些文件都要进行审查,真实性审查,这就是进出口核销。
我现在的改革,就是考虑到了进出口核销在过去有过很好的历史作用,但是现在条件不一样了。刚才钟部长已经说了,我现在已经是贸易大国了,我的出口已经是第一了,进口是第二了。在这么大的量上,还用过去的老办法,就不适应了,所以要改。怎么改呢?就是要把进出口核销,改革基本上取消了进出口的核销,以主体观察为基础,观察主体的现金流和货物流,变成事后的管理,这样我通过电子系统和企业签订的承诺书,也增加了企业遵纪守法的积极性,所以我就把企业分A、B、C三类,A类企业就是没有问题的,它的现金流、资金流和他的货物流基本上是匹配的,这样的企业就不用核销了,不管是收款还是付款都非常方便。你如果有违法违规的行为,有热钱的行为,有吸钱和其他的违规行为,你这个企业就会被降到B级,或者是C级,我对你的监管就会严格一些。
也就是说,我过去的核销是不分好人坏人,每个人做什么事都要核销,现在我就是检查企业历史,把它分级,但是并不以为我不对他的现金流、资金流、货物流监管,我一旦发现这个人可以了,我就把它移到我的可以人物上,证据确实的话,就会把它放到B类,或者是C类,就把监督力度用到合理的方面上。
我们的出口核销操作难度要稍微大一点。肖部长刚说了,他的税种改革给了我们很大的配合,财政部也给我们很大的配合,海关也给我们很大的配合,有了有关部门共享数据,这样才能做这个事。我们的出口核销,为了稳步的推荐,我们在福建、山东等7省进行了改革的试点,大大的降低了社会的社会成本,加强了监管。现在反映,不管是企业、银行,还有所有的当事人对改革都是非常的用户的,我们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推广。
我举一个例子,广东还没有进行出口核销改革,没有试点。我们都知道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外贸的量大概是占全国的1/4强,而且广东的顺差数字也是占全国的大头。以我出口核销改革为例,它如果是在广东进行推广以后,它就可以为企业节约50亿元的每年的成本,它就可以在银行柜台上减少很多的工作小时。一家企业在一年进出口核销的成本,我们就算了一下一年大概是7万,这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了。
总之,如果按照五个转变的理念,我们改革的思路,其中想做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
最后我讲概念,现在外汇储备这么多,为什么中国还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制度已经退出舞台了,就是企业创造的外汇,必须要卖给制定银行,指定银行必须卖给人民银行。我们以前确实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度,1996年我们就实行是经常可兑换,就是可以保留外汇留成,企业可以由一定的自由制度,从此以后我们一直在放松强制结售汇的制度,放松比例,从审批到备案,到2007年就取消了备案,我们到2007年就提高到了百分之百的流程,就在客户上没有流程。到2008年的新的外汇管理条例上,就明确企业和个人可以按照管理部门的规定,自主保留规定。我来外汇局工作以后,虽然有这些,也有反映说实现强制结售汇制度,所以我领着我的同事,把经常项目的文件都情理了一遍,确实发现了一些强制结售汇残余来留在这些文件上,我到去年把这些残余取消了。所以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强制结售汇这件事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历史稳态。我们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强制结售汇也不在强调了。谢谢大家!
提问: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在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请你评论一下,在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怎么推进?谢谢你!
易纲:这是一个相互相辅的过程,也可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因为人民币是我们的本币,我说的外汇管理,指的是在中国怎么样管理外汇,人民币作为我们的本币,它的投资使用,而且在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和它在离岸商市场上所发展出来的很多债券、股票或者其他套利衍生产品,都意味着以人民币作用标币,实现流动和跨界比过去跨出了一大步。一方面使用人民币结算,一方面是外币跨境的不允许,你怎么考虑?两方的政策有些不一致,这是一个好事,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时间窗口,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走得稳健一些。从我们中央银行来讲,我们并没有用最优惠政策推行国际化。我们的态度是放任自由,由企业和他的竞争对手也好,商业伙伴也好,由他们自己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币种结算,我们把人民币、欧元、美元、日元都放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我们不是把人民币放在超优惠待遇的平台上,我们只是把过去歧视人民币的政策取消掉,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好人民币和外币的协调,同时也是资本项目稳步可兑换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信心能够把这件事做好。
提问:我是财新传媒的,您提到中国到2011中国外汇是3.41万亿美元,您认为中国的外汇多少是合适的?目前这个数字会不会太多了?你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有没有可能外汇稳定?
易纲:外汇储备,中国在世界上是第一大,外汇储备的充足有利于我们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和金融危机的波及。大家看欧洲存在债务危机,之前的美国次贷危机、雷曼危机等,中国受到这些危机的波及和负面影响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宏观政策比较正确,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有很多作用,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各国都有不同的讨论,经济学家也有意见不一,这都有很多争论。中国的外汇储备现在的水平绝对是非常充裕的,当然了,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要考虑再增加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率。
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大约3.2万亿美元,而且我们做到了保值、增值。在现在条件下,我相信将来是有机会做常规移民这件事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外汇逐步的有序地,以市场的方式,以企业和老百姓欢迎的方式卖给他,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所以我们要逐步改革,汇率逐步趋向于预期,人民币升值减少,逐步走向双向波动的情况。这个时候企业和居民就更加有积极性来持有外汇。企业和居民有美元升值的意识,就持有了美元,现在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外汇的经济性,各种需要都出来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