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险京沪走俏 富人投资健康催热救援市场
今年上半年,各地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864739.01万元,同比增长25.80%,远高于寿险业务7.58%的同比增速。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原因,除了大病保险业务推动以及保险消费者更加关注人身健康等因素外,高端医疗保险逐渐打开市场也是一大诱因。
“以大地财险、太平财险为代表的保险公司与境外医疗保险机构合作,带动了上海高端医疗保险的需求。”上海保监局称。《证券日报》记者还从北京保监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区已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并与全国100余家非社保医疗、健康管理机构和社保医院合作,2012年累计为 5.5万人提供了高端医疗保险保障和服务。
据记者了解,一方面基础普遍型服务是当前健康险信访投诉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私人医院就医环境越来越差,收费越累越高,高投入与高收益不匹配导致一大群“怕麻烦”的有钱人离开私人医院,转向高端医疗保险。
北京地区:
5.5万人投保高端医疗险
“青海上半年健康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513.98万元,较去年同期9719.94万元增长224.22%,增速排名全国第一,比全国25.80%的增速高出198.42个百分点。”青海保监局的这一表述只是全国各地健康险业务蓬勃势头的一个缩影。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各地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864739.01万元,同比增长25.80%,远高于寿险业务7.58%的同比增速水平。
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原因,除了大病保险业务推动以及保险消费者更加关注人身健康等因素外,高端医疗保险逐渐打开了市场。
数据显示,1-6月,上海地区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6.85亿元,同比增长24.48%。
近年来,北京保监局在推动商业健康险的专业化、规范化上做了大量工作,为高端医疗保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新医改”要求,自2010年开始,北京保监局推动开展了行业健康险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次年4月正式上线,信息平台能够接收、整理和储存在京保险公司上传的全部健康险业务数据,并将提供统计分析、风险控制、快速理赔三项服务。目前,共有66家在京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加入了平台,运行效果初步显现。
同时,2011年以来,北京地区逐步实现了健康险信息标准化。一方面,通过《经营规范》,统一了行业健康险规范代码体系(公用业务代码表),明确了各公司健康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即要能完整准确记录理赔涉及的就诊医院、疾病诊断、医疗费用、意外损伤原因等详细信息。另一方面,在健康险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按照“优先采纳国际标准、国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原则,统一了健康险经营数据的录入标准。如疾病诊断标准使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 ICD-10及北京市社保及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另外,2013年1月1日,北京保险业正式实施《北京地区健康险经营规范》。该规范从健康险业务经营、信息技术、理赔服务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各公司健康险经营有了标准和约束。规范的实施对于促进北京地区健康险专业化发展、提升保险公司经营能力、规范市场行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险服务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承保理赔等基础普遍型服务,第二个层面是在基础普遍型服务之上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
北京保监局称,基础普遍型服务是当前健康险信访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有些是对理赔标准、理赔金额有异议,有些是对保险公司工作方式、服务人员的态度不满意。高端医疗保险同样会涉及类似情况。北京保监局将继续指导行业研究制定行业理赔服务标准,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刘敬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