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专业健康险公司保费井喷 多家险企发力布局

2012-12-05 09: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占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比例只有1.4%,而美国要占到商业保险、医疗支出33%,可见这个数字相差距离很大。”12月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的讲话“一石激起千层浪”。

  事实上,随着《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时机趋于成熟,诸多保险商也加快了对商业健康险的布局,力求在2013年“迈出更大的步伐”。

  从中国保监会公布的前10月保费数据来看,也显示了这一重要变化趋势的“信号”。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健康险保费收入732.6亿元,同比增长25%;同时,健康险原保险赔付支出239亿元,同比下降23%。而同期寿险原保费收入仅增长1.67%,赔付支出则增长12%。

  健康险年均增速超25%

  “说到健康险市场,中国的商业健康险市场潜力巨大毋庸置疑。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占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比例只有1.4%,这个比例对于保险业而言是非常遗憾的,但同时又是让人非常兴奋的,说明这个市场的前景很大。”日前,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室成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中国健康险市场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完成了2013年健康险产品布局的调研及产品讨论。

  以上海市场为例,已经初步形成了人身险公司与专业健康险公司共同提供商业健康险服务的格局。专业健康险公司在提出“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理念基础上,陆续推出了涵盖医疗、疾病、长期护理等国际通行的保险产品,完善定点医疗网络平台,引入“健康评估、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诊疗绿色通道”的服务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沪上走访发现,在加快商业健康险方面,一些保险公司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面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搭配的健康险产品;另一方面,一些合资公司将其成熟的全球医疗保险进行“中国化”。也就是说,将主要的合作医院调整为中国境内医院,同时降低部分保障项目保额比例,如此一来,其综合保费便能被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接受,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随着中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健康险在业务量、服务领域、供给主体、专业化水平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一位健康险研究专家表示。

  从2000年以来十多年的保费收入看,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从2000年的65.4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573.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7.28%,高于同期保费收入24.09%、人身险保费收入26.48%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同期名义GDP15.82%的增长速度。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在寿险业务增速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前10月健康险保费收入依旧逆势增长,同比增长25%。

  “不过,近几年来,商业健康险的保费虽一直高速增长,但在整个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占比却并不高,似乎一直没有超过5%。”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表示。

  险企加速布局健康险

  11月25日,太平洋保险与罗氏制药、瑞士再保险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力图通过优势互补,提供更加完备的新一代健康保障产品与健康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无独有偶,11月初,新华保险投资设立的新华健康管理中心分别在西安和武汉开业,加快了其在健康保险领域的整体布局。借助健康管理中心平台,新华保险完善了其“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的健康产业链。

  太平洋寿险常务副总经理郑韫瑜表示,从保险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来看,健康险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将推动行业新一轮的增长。与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企业及再保险公司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太平洋保险在健康险领域内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健康服务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从简单销售保险产品转向提供综合产品与服务的转型。

  不过,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市场调查中,不少保险公司从业人士反映,健康保险的风险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原因是在医疗健康保健市场上广泛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作为一个非完全竞争的特殊市场,医疗服务提供方对医学保健专业技术知识的垄断性,造成了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道德风险偏高、逆向选择严重、风险控制难度较大等原因,健康保险的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较大的传统寿险公司主动退出了健康保险市场。各国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如美国的蓝盾、蓝十字公司,无不通过某种机制安排,与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最大的干预和控制医疗服务过程。

  “在实践中,成熟的保险公司在开发相关健康险时,都与相关医疗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全程掌握和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一位保险公司理赔部负责人表示。

  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保费井喷

  从今年前10月的保费收入情况来看,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出现了保费井喷,与行业整体保费增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人保健康实现保费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81%;昆仑健康实现保费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278%;和谐健康实现保费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7692%;平安健康实现保费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79%。

  从2002年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到2005年以来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瑞福德健康(现已更名为和谐健康)四家专业化健康险公司顺利开业,中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渐入佳境。

  尽管如此,赔付率波动较大依然对健康险公司的风控体系提出挑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些开办健康险的保险公司了解到,其健康险多处于收赔相抵、甚至收不足赔的状况,个别地方的赔付率甚至高达300%。

  “目前,健康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机构之间的合作多限于 ‘试点医院’,理疗机构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也鲜有保险公司自己投资组建医疗机构,更没有法律上的权力对医院的诊疗方案和服务费用做出实质性的更改。”针对健康险发展的一些困境,一位行业高管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另外,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的控制手段也比较单一,目前仅有起付线、封顶线、共保比例等手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方进行限制,而从医疗源头上的有效控制比较少。加上精算技术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使得险企的风控能力较差。”

  对此,另一位保险行业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可以尝试建立医疗信息共享机制,对接保险行业和医疗部门两大信息平台,以解决风控难题。”

  而另外一位保险行业人士则表示:“可以由政府牵头,包括医疗卫生部门(含医保办)和保险监管部门(含保险行业协会),尝试建立相关信息交流交换和对接制度,包括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非正常医疗费用支出等信息。以上海为例,对接平台可以由上海人身险综合信息平台与上海医保平台基于信息技术予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将全市人身险信息进行收益、处理和共享,以达到风控目的。”

  “随着居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目前健康险发展的困境有望打破。例如,以老年护理保障为例,就是目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无法承担之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致使缴费人群减少、享受人数增加、医疗费用增长,这些因素给医疗保障基金平衡造成了多方面的压力。这就急需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也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一位商业险公司总裁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表示。

责编:卢一宁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