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弘扬焦裕禄精神 > 正文

“焦裕禄精神在兰考”之四:春风化雨的榜样力量
  • 2014年04月10日 11:50

  • 来源:映象网-新闻广播

  从“大学生”、“村干部”,变成了如今的“村里人”,兰考80后“村官”温振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学生”到农村带头人的转变,树立了新时期带民致富的榜样。请看系列报道《焦裕禄精神在兰考》第四篇《春风化雨的榜样力量》,由河南台记者谭可、栗鑫、张海锋采制。

  “现在多少度啊这里边?温度我感觉还是有点低。——这现在温度有十七八度吧,今儿没太阳。——你看这小瓜。这俩瓜都没了。这也有。——灰霉病,因为连阴天,不见阳光,这里边湿度又大,温度上不去。天好就慢慢过来了。”

  在兰考县胡寨村后的温室大棚里,村党支部副书记温振正和村民王继伟研究着黄瓜苗的长势。1986年出生的温振,1米85的身高,600度的近视眼镜,一身沾泥带土的劳动服,斯文的气息之下全然一副农民的打扮:“第一天下村,我们老支书接我的时候就开了一个农用三轮车,咣当咣当接到村里边。我穿的是一个T恤,职业装,皮鞋、裤子,到村里边那种眼神不对劲。从第二次下乡,我把我那身行头换了,换了一身能够劳动的服装。”

  6年前,温振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成了仪封乡胡寨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故乡根,农业情,身为兰考人的温振想用自己所学帮村民致富。最终,农业大学的求学经历让温振选择了发展大棚蔬菜。为了消除群众的疑虑,温振贷款5万元,开始了自建大棚的实验,这段经历让胡寨村民王继伟很感慨:“有时候甚至泡个方便面啊,拿个馒头,有咸菜,能吃饱都中。一般从大学校园毕业以后,你叫他到农村,潜下来很难,一般都会待不了多长时间,都会撤。他愿意扎根这个地方,愿意吃苦,愿意领着干,这是很难得。”

   一年时间过去,温振的蔬菜大棚在艰辛付出之后迎来了收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温振的成功消除了村民们的疑虑,胡寨大棚的数量也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56个,成为兰考有名的蔬菜村。村子有了致富门路,一批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也选择了回村发展:“都像这一样,投入就是几千块钱,不到一万块钱。它的产值就是四五万块钱。那一种,比这稍微长一点,产值就是7万块钱。08年实验成功以后,回来十来个年轻人,现在有几十个。”

  蔬菜大棚的成功,坚定了温振扎根农村的信念。在他看来,农村从来不缺乏致富梦想,村民最需要的是领路的榜样。2012年,温振又联合其他3名大学生村官,在昔日黄河故道的毛古村流转承包土地512亩,做科学种田示范,带领群众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三月的春风掠过田野,焦裕禄改造过的黄河故道如今已然一片葱绿麦浪。空旷的麦田里,伫立着几间醒目的简陋板房,这是温振和他的村官伙伴们农忙时的住处。春风拂动中,毛古村民李忠良又用他喜爱的打油诗表达着对这些“年轻榜样”的喜爱和期望:“今年我已七十五,又见一件新事物,四名大学生流转土地五百亩,传输种植新技术。党中央发号召,指明创业路一条,他们沿着金光道,继续奋勇向前跑,所有大学生青年都这样干,实现小康社会并不难。”

责编:张静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