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3日 17:25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11月15日起,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学习十九大 广电十九谈》大型系列评论,今天播出第十期。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极大鼓舞了河南人。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高达五千多万;城乡之间更是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报告要求,“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河南走在了前面,上亿亩耕地已经颁证给了承包户,“土地流转”有了依据,规模经营有了可能。有了“流转”收入的农民,再也不是赤手空拳进城打工了。
报告明确,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这颗“定心丸”,定了农民的心;也让全国人民再次感受到,党的政策一以贯之,党是最可信赖的靠山。
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河南的试点县,部分农民已当上村集体经济的股东,他们将得到真金白银的分红。
报告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河南目前已有21.8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其中小麦占全国的1/4,每年调出原粮和制成品200多亿公斤。一亿河南人和数以千万计的外省人,饭碗里装的都是河南粮。
但是,对照十九大提出的“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河南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与五千多万农业人口对应的,只有一亿多亩耕地,再高产也难以达到普遍的生活富裕。乡村干部要大力引导农民进城,城市干部要千方百计将进城农民留下来。农民进城,强了城市,富了自己,也为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提供了可能。
即便若干年后,河南城市化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仍会有三千万人生活在农村。没有收益稳定、清洁安全的产业,乡村振兴无法兑现。发展什么产业,也许是今后的大课题。这要问计于民,更要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农村成功的经验。
河南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是一大批年轻化、知识化的村党支部书记走上岗位,成千上万在外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两万五千名第一书记常驻农村。他们是河南造就的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其中不乏了解市场、谙熟科技的高手。筑牢这个“战斗堡垒”,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以开放的精神改革创新,必然会加快乡村振兴。
乡村兴,兴的是五千多万农业人口,兴的是中原大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