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7日 08:52
来源:映象网
李震廷接受采访
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 文/图)高炉卷扬设备、大型备件更换、残铁吊运等等,都离不开起重工的操作,李震廷所在的起重组在炼铁厂是提供24小时服务的班组,遇有吊装等专业疑难问题,大家都会咨询他的意见,经常有领导或同事对他说这样一句话:“老李,你来了,我的心就踏实了……”李震廷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
善于总结 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
李震廷是安钢工程技术总公司炼铁维检部的一名普通职工,主要负责起重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吊上吊下、吊起吊落,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种吊运任务。多年来,他看到工作中的难点,总有一种想改掉它的欲望,这种欲望也始终在推动着他。要做一个不怕吃苦受累,但是不能只做甘愿吃苦受累的人,能改掉的一定想法改掉它,要养成一个干巧活,巧干活的工作习惯。而他也正是把这个习惯应用到生产检修中,解决了多项制约生产的难题。
如《高炉炉喉保护板在线更换》。高炉炉喉保护板,经过长时间炉料冲刷脱落,需要及时更换,以保护冷却壁。因保护板在高炉炉喉位置,内部高温环境,人员无法进入炉内工作,又因没有专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给更换高炉保护板带来很大难度。针对以上难点,在检修期间和平时工作中,李震廷多次到高炉观察,深夜在家画草图分析论证,几经反复,最终我结合现场情况,设计出《高炉炉喉保护板在线更换》先进操作法,该操作法利用高炉定修机会,不用炉内进入,在外部操作成功实现在线更换炉喉保护板。此操作方法可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劳动强度,高炉全套更换可创直接经济效益40多万元。
今年,李震廷和团队研制了《快速更换高炉十字测温装置》。高炉十字测温是一个安装在炉喉,检测炉顶温度及气流分布的重要设备,但是由于其自身较长,90%都在高炉炉体内部且高温煤气工作环境,更换时对高炉的休风时间会产生很大影响,更换技术难度高,检修人员多使用工具多,相互配合复杂,职工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每次检修需要十几个小时。围绕这个难题,我和我的团队多次在一块商讨研究,设计了高炉十字测温快速更换装置,实现了安全快速更换,大大提高了更换工作的作业效率,每更换一个十字测温可以节省检修时间10小时左右,从改造前的电焊、起重、钳工三个工种,二十余人的工作量缩减至5人,降低了检修难度,更换过程实现了标准化。
更换高炉弯头,原来需要十几个人辛辛苦苦干两三个小时,李震廷在工作中琢磨研究,发明了“快速更换高炉弯头装置”,利用该装置更换高炉弯头,五六个人半个小时轻松完成,工作效率提高5倍以上,此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还研制发明了“钢丝绳自动锁紧卡链”、“多功能吊装梁”、“工具房加装活动栏杆”、“重型电动扳手使用适位器”、“快速定位器”等十几项创新成果,并在生产检修中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李震廷在工作中
2016年,李震廷劳模工作室制定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团队创新创效方案》,以“技术创新、生产创效”为抓手,通过劳模、先进工作者的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进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落地,逐步建成先进的梯队式队伍。在夏季,工程技术总公司组织全厂起重工,分三批来劳模工作室学习交流,他给大家讲解了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大家在工作中创新创效。今年,他和我的劳模工作室团队围绕生产实际设立公关课题16项,目前已经完成8项,实现产值360万元;剩余的8项课题也接近尾声,将在年底全部完成,完成后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486.6万元。
发明创造 获得多项专利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是李震廷常挂嘴边的口头禅。自幼喜欢鼓捣些小发明的他,看到工友们长期从事脏、累、苦、险的工作,便想怎么才能用智慧劳动代替蛮力劳动,于是我时刻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节省检修时间为己任,日夜奔忙在繁琐枯燥的维修战线上,先后完成“快速更换弯头装置”、“多功能吊装梁”、“叉车配备吊具”、“钢丝绳自动锁紧卡链”、“阀门专用吊具”等技术成果和创造发明50多项,研发创新项目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小发明5项。
荣誉等身 再接再厉
李震廷是工程技术总个公司在技术创新、设备革新领域的佼佼者,被职工们秤为“业余发明家”,曾被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誉为“视学习为生命,视创新为使命”的新时代技术工人。2005年被评为安钢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2006年在安钢“五个十”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件典型事迹”之一;2007年被评为集团公司首席操作技能人才;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首批河南省“创先争优”党员之星;同时也是河南省管企业拔尖技能人才和2011年的“感动安阳年度人物”;2015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