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创富人物志 > 正文

彭保红的公益之路:她在、她爱故她行。
  • 2017年02月14日 17:01

  • 来源:

  1074人物志,本期嘉宾:彭保红

  

  6年来,无数次通过微博为行将被破坏或已被破坏的文物、古村落理性地发声呐喊,一些即将悄无声息消失的文物及古村落得以留下影像,她也因此渐渐在河南公益环保圈走红。

  51岁的环保志愿者彭保红说:“做这些事只是出于本能,知道了这些文物和古村落的价值后,如果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毁灭而不发声,这不是我的性格。每去一个地方探访回来,我就开始写,不自觉地成了一种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虽然有点累,但也很充实。”

  

  2011年12月,彭保红加入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后来更名为绿色中原。她先后参与于过古树保护、麋鹿保护、河流保护、PM2.5监测活动等。

  2012年10月,她开始更多地关注文物保护和古村落保护。

  

  6年来,为了一些即将被破坏或已被破坏的文物和古村落,彭保红早已记不清楚自己一共发了多少个“十万火急”的博文。一次次实地探访,一次次用心呼吁并不总能换来如愿的结果。

  

  不过,当看到一些文物或古建筑在她呼吁之后,引发社会关注,从而被保留下来或异地保护,虽然数量屈指可数,但她还是颇感安慰。“反过来想想,自己这么渺小的一份力量,居然还能保护住一处两处文物或古村落,应该开心才对。”

  

  今年彭保红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她说,这几年,去了很多地方,呼吁保护文物、古树,但明显地感受到微博的局限性,一、字数有限,不能把整个事件说清楚,二,传播也没有以前快速。

  所以,她注册了公众号,尝试着把事件说清楚,把文物、古村的价值告诉公众,没有了解,就没有热爱,没有热爱,何来保护?今年,彭保红在公众号上发了30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都关于文物保护和古树保护。她想向公众介绍这些古村和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和古村的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公众理解为什么会有一批人,那么执着地来保护它们。

  

  “其中我写有我的老家新县的古村落毛铺、杨高山,新郑的古枣树、新密的古塔法海寺塔,巩义的赵匡胤永昌陵,还写了一些消失的古建筑如郑州开元寺塔、魏巍故居。其实,我写的东西还是游记的范畴,只是我更多从文物保护志愿者的视角出发。”彭保红说。

  外表柔弱的彭保红选择的环保公益路,并非坦途,对此她付诸一笑,庆幸自己的安全和收获。园艺专业出身的彭保红,原本对建筑知之甚少,专业知识很欠缺,慢慢地随着实地探访的增多和自主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也逐渐增加。

  

  最初从事这项公益事业时,她只是简单地发条微博,如今已能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有理有据的文章。自己的成长,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加,政府相关部门环保措施的完善,都让她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回望自己的公益之路,彭保红总结说只是出于热爱和本能。

  

  尊重历史,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并保护文物,是环保志愿者彭保红的朴素愿望。

  她感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来自于书本,还来自于现实,来自于一处处文物,一个个古村落,一座座古城镇的历史。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如果大家能关注传统文化,更多地体会祖先创造的文明,生活会更有意义、更有幸福感。

责编:农村广播
0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