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8日 15:0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晓松)近年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作为工商机关服务“三农”的切入点之一,积极开展商标支农、惠农、富农工作。我国从1994年开始地理标志注册工作,截至去年底共注册和初步审定531件。
那么,农产品地理标志究竟能为农民群众带来哪些实惠?近期,工商机关对22个种植类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调查显示,农产品地理标志服务“三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直接给农民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调查显示,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到90%;地理标志农产品价格比注册前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平均增长306%,最高涨幅达2900%。
如:“章丘大葱”从注册前的每公斤0.4元至0.6元涨到注册后的每公斤1元到5元,“临海蜜橘”从注册前的每公斤1.2元涨到注册后的每公斤8元。
在此带动下,地理标志农产品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收入,就自身来讲也较地理标志注册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是扩大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调查显示,2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直接解决了当地27.5%农民的就业问题。如:“安溪铁观音茶叶”的生产带动了福建安溪县加工、运输、商业贸易、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全县110万人口中,涉茶人口近80万人。
又如:“高邮鸭蛋”地理标志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江苏高邮鸭农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蛋品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鸭绒是鸭业发展带来的重要附产品,目前高邮市有600家羽绒服装企业,近6万名产业工人从事服装制造,年加工各类服装超过6000万件,年加工产值60多亿元。
三是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如:“章丘大葱”“沾化冬枣”“金乡大蒜”等产品生产地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地理标志的资源整合作用,将80%以上从事地理标志产品或者相关产品生产的农户和企业组织起来,进行集中管理、规模生产和营销,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利益,解除农户销售难等后顾之忧,极大地提高了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在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中的双赢。
四是促进了农产品出口,并且为实施商标战略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思路。
农产品没有商标就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地理标志产品,如果不在进口国注册保护地理标志,就得不到进口国的保护。目前,我国已经有“安溪铁观音”“连城地瓜干”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海外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和产品出口。
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出口受阻的大环境下,根据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和特色地理环境的国情,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不仅可以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产品地理标志能为农民群众带来这么多实惠,那么,什么是地理标志?如何申请注册呢?
记者从工商总局了解到,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域不可更换性,离开该地域生产的同类产品将不具有这些特点。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保护地理标志的最好方式是将其注册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其中,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申请注册的,申请人应当是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而不是通常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