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频率动态 > 正文

天水润中原——写自河南旱情解除之际的报道
  • 2012年03月28日 14:49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3月13日电(新华社记者訾红旗)河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最新卫星遥感观测结果显示,目前全省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已接近常年同期。“这意味着曾经肆虐全省100多天的特大旱灾已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小麦苗情继续向好的方向转化,更加坚定了我们今年确保夏粮总产600亿斤的信心!”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告诉记者。

  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魏仲生还没有底气说这番话。因为,从去年10月中下旬以来,一场罕见的特大干旱袭击中原,连续110多天无有效降雨,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5500万亩,占麦播面积近七成,65万亩麦田出现不同程度枯死现象。

  面对特大旱灾,中原儿女不等不靠,向天要水,向地要水,迅速展开了一场与旱魔的鏖战。

  在旱情最严重的2月初,记者沿连霍高速公路前往豫东采访,公路两边的麦田都泛出黄色,有些地块的麦子甚至像枯草一样。在睢县陵寺镇李大庄西头的一块麦田地里,干渴的土壤已显出灰白色,一脚踏进去就扬起一片灰尘。

  在登封市,严重干旱已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徐庄镇安沟村村民梁进忠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以来,这里就没有下过一场能把地面打湿的雨,入冬以来更是滴雨未下。村里60多岁的老人都讲,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旱的冬天。”据了解,登封市共有大小水库55座,但因为今年特大的旱情,其中31座水库已经干涸。为节约用水,当地政府已经关闭了城里耗水高的修车和洗浴行业,对城区内的部分居民区也实行了限时用水。

  地处豫西的陆浑水库是河南第二大水库,受旱情影响,截至2月上旬,水库存水量只有2亿立方米,仅是去年同期的一半。水库的水位下降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一些船只来不及开走只能被搁浅在干涸的河床上。

  持续100多天的干旱天气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月1日,是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这天一大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就来到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认真听取有关部门的旱情汇报。他说,河南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河南小麦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徐光春强调:“指望老天是靠不住的,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打响抗旱浇麦夺丰收攻坚战。”

  抗旱的根本是水。旱情发生后,全省水利部门积极行动,科学调配水源工程和灌溉设施,使它们的中流砥柱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井灌区,全省123万眼机电井昼夜不停,连续投入使用;在河库灌区,2361座大中小型水库全力开闸放水,支持抗旱浇麦;在引黄灌区,通过积极开挖引水渠,努力扩大浇灌面积。

  与此同时,河南省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截至3月10日,增雨飞机共飞行10多个架次,累计影响面积约18.1万平方公里。此外,河南18个省辖市的112个县区全部开展了地面高炮、火箭增雨雪作业,累计影响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催化的共同作用下,全省总降水量平均为27.2毫米。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告诉记者:“河南旱情得以解除,人工增雨功不可没!”

  抗旱的关键在人。大旱面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等领导同志穿梭田间地头检查土壤墒情,指导抗旱浇麦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紧急行动,积极组织发动群众抗旱浇麦的同时,还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考评机制和奖惩办法,严格实行责任制,分片包干,层层抓落实。1000多个水利抗旱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义务帮助农民群众抗旱浇麦;在缺乏灌溉条件的地方,驻豫部队上万名官兵连续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旱钢铁长城;5000名农业技术专家和市县机关干部,深入旱区千家万户,指导农民科学灌溉……

  在100多天的抗旱过程中,河南共投入抗旱资金14.68亿元,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320万人,累计浇灌面积9514万亩次。随着各地抗旱成效的不断显现,以及2月7日以来的三次降水过程的有利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已得到解除。前一阶段浇灌的麦田,麦苗地下部分生长得到改善,次生根增加,一些前期出现黄苗的麦田,麦苗已长出新叶。

  3月12日,天空中飘着小雨。记者再次来到睢县陵寺镇李大庄西头的那块麦田。冬日里曾经像茅草一样的麦苗,现已碧绿一片。睢县县长陈向阳告诉记者:“从现在小麦的长势看,只要加强中后期管理,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大有希望!”

  肆虐中原大地的特大干旱终于被击退。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于合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旱情虽已解除,但河南省防汛抗旱的压力和任务并没有减轻,要想让水利基础设施在大涝时成为抗洪的“防火墙”,在大旱时成为抗旱的“及时雨”,需要长期持久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河南省委、省政府日前决定整合涉农资金12.51亿元兴建的一批应急灌溉工程,在地下水埋藏浅且较为丰富的井灌区,将新打和维修机电井,新增灌溉面积650万亩;在沿黄灌区及补源区开挖、清淤引水渠,增加引水流量102立方米每秒,新增灌溉面积161万亩;在河、库灌区延伸、疏浚灌溉渠道,维修涵闸,新增灌溉面积101万亩。工程竣工后,将新增灌溉面积1050万亩,这些应急灌溉工程,将在小麦拔节、灌浆时发挥作用。

责编:张建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