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9日 11:01
来源:映象网-经济广播
辛辛苦苦攒的钱,一不留神竟被银行“买成了保险”,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投诉热点。
案例:近日,《消费维权热线》节目陆续接到几位听众的投诉,其中新密的张先生反映,他的妻子在当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误导下先后有四张存单都变成了“保险”。
在节目组的帮助下,这家银行经调查认定,其工作人员存在误导现象,因此该银行答应退还张先生本金并按同期利率支付给他。
《消费维权热线》提醒:到银行存款应首先明确接待者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保险公司人员;二是储户拿到合同后要看清签的是什么合同;三是保险公司一般有客户回访,客户回访是保险的工作人员电话联系您,如果发现投保后也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退保;四是《保险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有10天的犹豫期。10天合同签订以后,10日内无条件反悔。
【相关链接】今年4月1日起,被业内称为有史以来银保销售的“最严厉”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正式实施。新规明确要求,对城乡低收入居民、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向其销售的产品原则上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产品为主,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由保险公司人工核保。这意味着届时向老人卖保险,银行将不能当场出单了。
同时,凡是在银行购买了保险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保险公司必须向投保人手机发送提示短信。并且,银保销售人员今后不能代替投保人填写保单。而为了避免消费者一时冲动或盲目购买银保产品的情况发生,《通知》还将银保产品的“犹豫期”延长到了15天。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只收取10元保单工本费。
微信参与:搜索公众账号“河南经济广播”加关注即可。
参与热线:114转财富调频 0371-65951972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