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过去的2013年里,中国汽车行业出现了诸多的重要事件,在这些行业事件中,他们使中国车市产销量再创新高,也吸引着新的投资者进入,让中国车企逐步进行海外并购,使新能源车型具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等等。在梳理诸多事件后,我们挑选出了2013年十大新闻事件,这些新闻事件在2013年占据着重要地位,也会对2014年的中国车市起到作用。
汽车“三包”政策
事件影响力:★★★★★
新闻回顾:
2013年1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议通过《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该规定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
汽车“三包”政策
“汽车三包”规定的重点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是消费者在购车60日或行驶里程三千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车辆发动机、变速器的主要零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可以选择免费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其次是在二年或者行驶里程六万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是汽车三包有效期,在此期间,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故障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更换车辆或退车;最后是三年或者行驶里程六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是汽车三包的保修期,车辆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易损耗零部件有单独的质保期),消费者凭三包凭证由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工时费和材料费)。
影响:
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也是继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后,中国是第六个实行“汽车三包”的国家。但关于这个条例,中国消费者整整等了8年,而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消费者买车的后顾之忧,可见三包政策确实是给汽车消费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汽车“三包”政策
不过,在分析“汽车三包”政策后,大家都会发现,这个政策并没有细化,可执行性并不强。在实际执行中,汽车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新规笼统的规定让争议出现后,很难判断责任归属。
汽车“三包”政策
比如,在执行的时候,对汽车故障的鉴定是由谁负责,是厂家还是专业的鉴定机构?如果退换,购买新车时所交上牌费、保险、购置税由谁承担?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汽车三包”中均没有被提及。“汽车三包”实施后,在车辆出现问题后,其责任人主要是汽车厂家,而经销商与厂家如何分担责任,是否会互相推卸责任,都很难通过该规定明确赔偿方。
汽车“三包”政策
同时对于少数自主品牌来说,也将会是很大的挑战,少数自主品牌车型的质量并不过硬,在“汽车三包”硬性规定下,会有很多车企的维修费用激增,甚至会有个别小企业无法经营。不过,这一政策也会促使自主品牌提升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