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验人员: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杨先生及本报记者、司机范师傅共4人实验仪器: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仪”在南三环东仪路口,杨先生打开微电脑激光粉尘仪进行PM2.5浓度检测,一两分钟后即显示出了此处的PM2.5浓度值。
解读
车内的PM2.5从哪里来的?
资料显示,“PM2.5”中文名叫细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一般而言,外部环境中的PM2.5主要来自石化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那么车内的PM2.5是从哪里来的?杨先生分析认为,车内的装饰物品、油路、发动机等以及汽车长时间使用积累的粉尘等,都可能产生PM2.5。
车内PM2.5不一定总比车外高
但VOC污染永远比车外高
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双庆提醒,车内PM2.5的检测数值并不一定总会比车外高,这也要看车外的环境情况。车内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不利于颗粒物扩散,如果外部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车内的PM2.5数值比外面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外部环境空气质量很糟,车内的PM2.5数值也有可能会比车外好。其实,车内环境除了PM2.5,还应该关注VOC污染。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简称,其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抽搐、昏迷。
而车内的VOC污染永远总比车外高,因为这些污染来源于车体本身和车内装饰等。
知道一下
PM2.5的国家标准
PM2.5的国家标准,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
世界无车日
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In Town,WithoutMy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
2000年2月,欧盟委员会及欧盟的9个成员国确定9月22日为“无车日”。截至2006年,全世界已有37个国家近1500个城镇参与其中。2007年9月22日,中国迎来第一个“无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