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首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法规,强制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产品也逐步从泡沫制品向多元化新材料制品发展。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保护儿童乘车安全课题的各项研究。据介绍,汽车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可有效地将儿童受伤害的几率降低70%左右,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其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最为关键的安全装备。因此,这些国家大都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对其生产和使用进行指导和规范。
中国汽车儿童座椅的市场状况: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50万辆大关 ,取代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随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车内“悲剧”也正在悄悄地加速上演。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上,而忽略了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这个严峻的现实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婴幼儿身体较弱,发生交通事故时死亡率也较高,这也是各国注意对婴幼儿采取特殊保护装置的原因。这也使得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应运而生。
由于中国缺失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的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这也造成目前中国的汽车儿童座椅行业处于无序的管理状态,一些行业的害群之马生产劣质的产品,大量充斥着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儿童座椅行业。
目前国内的儿童安全座椅市场是由国外的生产厂商和国内的生产厂商共同组成的。国内生产儿童安全座椅的知名厂商如好孩子集团等大部分厂商已经具备了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能力。国外的知名厂商如德国KIDDY集团等企业的儿童安全座椅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对儿童安全座椅的需求较小,国内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外销,而且外资企业生产的儿童座椅在国内的销量也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国内已有部分厂家意识到了儿童安全座椅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开发,但由于国内缺乏相应的法规及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支持,这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我国也首先从汽车儿童安全座椅行业入手,逐渐加大了监管力度。希望借助行业强制标准进一步规范市场,确保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购买到真正安全可靠的儿童安全座椅。而对于汽车生产商来说,从今年起,所有的新车碰撞实验都将在后排右座上增加一位3岁儿童假人,以督促全社会关注儿童乘员的安全。根据即将开始实施的C-NCAP新版评分规则,凡是在汽车第二排座椅右侧,配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专用接口的汽车,可在碰撞实验中得到0.5的加分。同时,这种汽车座椅上的接口能让儿童安全座椅与汽车成为一体,有效提高儿童乘员的安全系数。
“国标”出台的必要性:
随着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儿童乘车的安全性问题不再是个别家庭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在中国,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概念非常的薄弱。乘车时,家长习惯把孩子抱在怀中或者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或者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或者给身材矮小的孩子系上成人用的安全带,这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致命伤害。儿童的身体结构和特性与成年人差异很大,对于身体承受能力更弱的儿童,特别是婴儿,要求约束住的是身体的更多部分,有时是身体的不同部分。所以,儿童安全装置对儿童来说就如救命的护身符。是非常必需的。
据了解,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都已立法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对儿童的保护作用,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标准。
在我国,由于还没有相关的交通法规来对儿童乘车安全进行约束,儿童安全座椅受到忽视,也就谈不上产品质量标准。
相关标准迟迟未出台:
其实早在2003年,我国的儿童座椅安全法规起草工就已经完成,并且在2007年进入了立法阶段。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也起草了“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儿童安全座椅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但是时至今日,这些法规、标准都没有出台实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王副所长告诉记者,虽然起草工作已经完成,并涉及到儿童座椅的结构、汽车的接口,以及安全性,“但是在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际生产中面临很多问题。另外,从法规的普及、宣传到最后真正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