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双离合技术的脉络 各厂双离合车型荐

2012-04-12 15:43 来源:新浪汽车

  双离合变速箱剖视图

  新浪汽车讯:日前大众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故障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在这背后掺杂了相当深厚的商业内幕,抛开抢先占领市场的动机、竞争对手的下石、与媒体的媾和这些不谈,我们今天只来看这双离合变速箱背后的技术渊源。

  其实熟悉行业的人都懂一个概念,就是当今制造业的格局呈现双级共赢的局面。所谓双级就是设计与制造分离,当今的汽车产业早已不是厂家各自开发各自的技术产品,而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实行面向全球采购,站在背后汽车巨头们身后的是一群研发实力超群的技术供应商。所以当前的汽车产品研发基本是这样的:

  技术供应商负责研发新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可能由一个或者多个汽车厂商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待产品研发成功之后,同样一个技术就会打上各种厂商烙印推向市场。例如今天要说到的博格华纳的双离合产品就被大众叫做DSG、被福特叫做DCT,以及其他一些厂商叫做其他的名字等等。这种研发模式就可以将一种技术的研发成本摊薄给各个厂商,要比独立研发成本低的多。在利益分配层面,技术供应商不负责生产,而厂商生产的每一个其研发的产品要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厂商则可以使用自己的商标给产品贯名,甚至对外宣称享有知识产权(名号上是合作研发的产品)。这种合作模式也促成了众多国产车的所谓“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湿式双离合片

  干式双离合片

  综上所述,当今厂商所谓的技术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真正的“滑稽戏”,大部分技术源头都出自一处,何来“竞争”?顶多是对这种技术的消化水平不同,如何与自己的产品匹配的更好而已。很多买车的用户更不必为此头疼,现在市场上成百上千种车型如果追根溯源最终也就能归纳出那么几十种车型。商业化竞争的今天,各车商在技术层面是合作、商业层面才是竞争,竞争最激烈的是品牌营销,其实各位购车人的花销中2成是用来买车头车尾那俩电镀的塑料Logo,而车价越高,这俩塑料Logo越值钱。所以从厂商的角度讲,它们非常不愿意公开自己背后的技术源头,如果一台50万的车和一台10万的车技术源头相同这件事被证实的话,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付之东流。

  

双离合技术提供商合作车型
技术提供商 合作车企 装配车型
博格华纳 大众 迈腾高尔夫GTi、帕萨特等1.8T/2.0T/3.0车型
奥迪 TT
沃尔沃 S40
日产 GT-R
菲亚特 Mito、Giulietta
格特拉克 福特 新福克斯、蒙迪欧
保时捷 Boxer、Cayman、911、Panamera
三菱 EVOLUTION
宝马 M系列
沃尔沃 S60、V60
鲁克 大众集团 高尔夫速腾明锐途安奥迪A3等1.4T车型
来源不明 比亚迪 G6

 

  回到双离合变速箱的话题,目前故障率很高的7速干式DSG变速箱的技术源头是德国的Luk公司提供的,它提供的核心技术就是干式双离合技术。而之前也曾出现类似故障的6速湿式DSG变速箱的技术源头是博格华纳,它提供的核心技术就是湿式双离合技术。还有一家叫做格特拉克(Getrag)的德国企业也开发双离合变速箱,并应用于福特、三菱、保时捷、宝马等品牌的车型。这几家企业是当前双离合变速箱的主要技术来源,其中博格华纳的湿式技术应用较广,目前的一些自主品牌的双离合技术也源自于它。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目前在售的还有哪些车使用类似的双离合技术,对于一些来源不明确、尚未入华车型暂不讨论。

责编:赵旭东
0

映象汽车团购、试驾报名,热线电话:65888273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